生命·工程伦理

  • 欠发达地区消减环境不公的可行性及其对策分析

    胥留德;胡晓;

    环境问题是当今备受瞩目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公平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面临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则更甚。在这些问题还未充分解决下,研究消减欠发达地区环境不公的相关对策必将有很大难度。因此,在理性层面下首先思考欠发达地区消减环境不公是否可能这一问题,则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分析其可行性之后,也对其具体对策的提出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2012年01期 v.12;No.6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7 ]
  • 我国智障群体尊严问题及尊严保护——基于生命伦理学视角的研究

    韩跃红;马清清;

    在当今社会,智障者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与此同时,侵犯智障者尊严的事件时有发生。因而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智障者的尊严保护工作,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在生命伦理学的普及教育之下,改善智障者的生存环境,更好地维护其尊严。

    2012年01期 v.12;No.6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46 ]

东南亚·南亚研究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探讨

    文淑惠;杨玥;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合作共建自贸区市场信用体系是东盟各国当前较为迫切的主要任务。针对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国情,提出了统一性和差异性共存发展的合作共建计划,并就计划的编制及内容组成,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2012年01期 v.12;No.69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45 ]
  •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国家风险模糊层级评估——以云南中小企业到缅甸投资为例

    柴正猛;胡小莲;

    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国家风险日益突出,模糊层级评估方法 (F-AHP)凸显了科学评估优势。利用F-AHP方法评估了四达实业公司到缅甸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国家风险,结论是政治风险占一半左右,在国家风险构成中特别突出,在中小企业到类似地区直接投资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012年01期 v.12;No.69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41 ]
  •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制度比较研究——以中国、越南、泰国和新加坡的具体承诺为例

    李馨;张春明;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各领域的合作逐步加深,高等教育合作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研究其合作制度有重要意义。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中的承诺是高等教育合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分析了中、越、泰、新四国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两个协议中,对高等教育服务所作的具体承诺和水平承诺,探讨了承诺水平的变化和各国承诺内容的差异。

    2012年01期 v.12;No.69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933 ]

哲学·法学

  • 民间习惯在民事调解中运用的法理分析

    于语和;张欣;

    民间习惯作为一种内生于社会的"本土资源",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我国学界,司法活动中民间习惯的适用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和研究。笔者以民事调解制度为背景框架,探讨民间习惯在民事调解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试提出国家对于民事调解活动中运用民间习惯的规范和引导措施。本文一方面希望为民间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寻找一个更为适宜的语境,另一方面通过论证在民事调解中适当引入民间习惯的可行性,以期促进调解制度的解纷功能进一步发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2012年01期 v.12;No.69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74 ]
  • 对犯罪既遂标准的反思与重构

    李永升;张超;

    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是我国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通说,在我国各种教材和论著中处于统治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但是这一理论存在着缺陷,必须要进一步发展和修正。基于此,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反思和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认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应当是具备全部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包含主观与客观两部分的内容,而把彰显犯罪目的的状态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志。

    2012年01期 v.12;No.69 33-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826 ]
  • 中国信访制度之现代转型

    魏健馨;

    信访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信访行为及其相关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经历社会转型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信访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相关的信访制度也面临着由传统到现代的理性选择。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的框架内,信访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应当摆脱传统政治思维的桎梏,逐渐实现信访制度的去政治化,信访机构的多元设置要通过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程序,充分实现其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此外对公民所享有的信访权利的定位也要实事求是,从现有的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体系的实际状况去考虑。通过审慎的思考使信访制度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稳定及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保证方式。

    2012年01期 v.12;No.69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66 ]
  • 影响国际政治演进的社会因素——全球公民社会的视角

    宋效峰;

    全球化的发展为国际政治的演进注入了许多新变量,其中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具有深远意义,它反映了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日益上升的作用。全球公民社会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国内公民社会的超越和发展,其行动者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事务,已成为除主权国家及政府间国际组织外的一支新生力量。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将对国际政治的运行构成某种制约,影响国际社会中的价值分配。尽管全球公民社会还很不成熟,但它在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结构方面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需要积极处理与全球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

    2012年01期 v.12;No.6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2 ]
  • 行政法上“控权论”的哲学审视

    王圭宇;

    关于行政法是否存在或有必要构筑其理论基础,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什么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以及什么样的行政法理论基础才是目前中国行政法所需要的问题,则是一个虽久经讨论却仍不过时的重要问题。其实,作为一种理论基础,其存在与否以及如何定位,都有赖于理论背后的哲学基础,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丧失了"合法性"。作为行政法上的理论基础,"控权论"可以从"本质—表象"、"工具性—目的性"和"应然—实然"这三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考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出其与"控权论"的对接与暗合之处,以期对中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的选择乃至重构有所启发和裨益。

    2012年01期 v.12;No.69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39 ]

管理·经济

  •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及目标优化中的DEA方法

    和炳全;尹希;周薇;

    传统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及发展目标优化方法,只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不能深入分析影响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DEA方法是一种基于运筹学线性规划理论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具有多个输入、输出指标的决策单元的总体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同时可以有效地对技术创新发展目标进行优化,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2012年01期 v.12;No.69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48 ]
  • 民族工艺品品牌构建影响因素研究

    周常春;田代仲;卢刚;

    作者从两个角度对民族工艺品品牌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一是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其二为消费者影响因素。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独特的手工艺技术、政府的大力支持、充裕的资金等因素;消费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四大类:产品形象、企业形象、价格影响、促销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四大类影响因素中,产品形象维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价格影响维度,最后是企业形象维度和促销影响维度。

    2012年01期 v.12;No.69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94 ]
  • 基于风险矩阵的BOT-TOT-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估

    李力;

    风险评估在BOT-TOT-PPP项目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大量案例调研指出,现阶段BOT-TOT-PPP项目融资的风险因素来源于项目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以及内部的合同制订、工程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方面。风险矩阵和Borda序值对风险的量化评估表明,此类项目现阶段的关键风险集中在政府项目融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合同双方对关键指标的确定不合理、投融资管理和工程实施存在问题等方面。

    2012年01期 v.12;No.69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81 ] |[下载次数:1261 ]

艺术·传媒

教育·文化

  •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高学历非自愿失业现象分析

    李慧勤;姚瑶;董思妙;

    随着高学历者——尤其是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高学历失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非自愿失业现象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本身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职位内部配给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机制仍然不完善,需要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提高市场调节功能;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2012年01期 v.12;No.69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3 ]
  • 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阮文帅;邹平;李林红;

    从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的组织结构,设施建设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利用统计数据以及管理模型等有效方法,分析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现状。越南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在对网络信息安全、教学资源、基础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越南教育信息系统人力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越南信息系统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系统管理的改进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达到完善越南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的目的。

    2012年01期 v.12;No.69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7 ]
  • “原生态文化”研究的方法及其反思

    刘宗碧;

    "原生态文化"现象产生之后,成为众多学科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文学、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就其研究目前主要有如下立场和主张:一是"对象"的实证和科学主义范式;二是当作一种虚幻的文化观念创造和进行批判的主张;三是指认为一种民俗审美的大众化重构性实践;四是从地方或民族生计模式的文化生态知识和技能挖掘与利用的角度去研究;五是基于现代经济背景的开发与保护的思考和研究。这些研究的倾向在逻辑上把"原生态文化"活动"实体化"了,没有"主体"立场,即没有把"原生态文化"当作"人的活动"去理解,所以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原生态文化"虽然在实践上它可以以一定的文化产物作为媒介显现,但其本质不是这些媒介物,而是"人的活动",应从人的生产实践方面去认识和揭示。

    2012年01期 v.12;No.69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01 ]

编委风采 学者华光

  • 海至尽头天是岸 山到高处人为峰——科技哲学研究学者 李耀平

    <正>基本简历:李耀平,男,1953年3月生,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科系主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哲学所所长,兼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专家,云南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科技厅、工信委课题评审专家,云南省自然辩证法学会理事。科研成就:主要从事科技哲学、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30年,先后承担了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20余门,系省级精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年01期 v.12;No.69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 学海苍茫路难寻 苦学勤思悟一见——工程伦理研究专家 胥留德

    <正>基本简历:胥留德,男,1952年11月生,云南曲靖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昆明理工大学社科系副主任、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科技与社会研究会理事,云南

    2012年01期 v.12;No.69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