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研究

  • 后发地区工程伦理建设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胥留德;左玥;

    工程伦理是一门实践性强、要素多、关系复杂、专业性突出的伦理学分支。在后发地区,工程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因素日益复杂,新门类不断涌现,但作为规范工程建设的伦理道德却显得十分羸弱,表现出弱化、边缘化、差异化、非持续化以及模糊化等特点。这对工程伦理建设提出诸多难题,但又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2009年08期 v.9;No.5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0 ]
  • 关于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

    杨迎潮;

    加强对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活动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培养工程人才的要求,也是工科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针对我国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普遍缺失的现状,本文论述了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现状以及思路。

    2009年08期 v.9;No.5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1217 ]
  • 由阳宗海事件引发的化学工程伦理思考

    尹晶;樊勇;

    "滇中明珠"阳宗海被报道受到严重的砷污染,成为继"三鹿"事件之后又一倍受关注的热点事件。笔者通过对阳宗海事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工、阳宗海附近的居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实地考察,对阳宗海事件进行了伦理反思,依据工程伦理的基本准则,针对化学工程伦理的自身特点,从化学工程中工程师个体层面、政府职能部门层面和公众层面探讨了在化学工程建设及生产中不同利益主体应有的责任伦理道德以及相应的合理约束机制。

    2009年08期 v.9;No.5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022 ]

社会文化学研究

  • 我国内地城市品牌发展诊断

    刘艳子;黄河;曹玉月;

    以"昆明天天是春天"的城市广告片为起点,我国内地城市在品牌建设和管理道路上行走了十年。期间,各大内地城市在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品牌管理方面逐渐把握城市品牌的本质的同时,也由于误解与迷思而略显稚嫩。在资源和条件相当的基础上,城市品牌经营理念的差异更能决定城市品牌的最终实力,因而城市品牌经营理念的提升便成为我国内地城市品牌走向成功与成熟的必需。

    2009年08期 v.9;No.5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8 ]
  • 启蒙与救亡的二重协奏——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嬗变

    杨永明;

    中外文化语境的不同和中国社会的具体状况造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特的身份特征和文化内涵,他们既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又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随着公共空间的建立,在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中,他们借助理性的力量,以独立思考的姿态和与社会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展开对民族、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他们是中华民族特具的生存处境、生活方式及其生存价值和西方现代理性密切交织所孕育出的独特的文化范型。

    2009年08期 v.9;No.5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98 ]
  • 试论大学生诚信养成的外在机制

    李喜景;白志红;姚维彬;

    大学生诚信养成除内心自觉外,外在机制也十分重要。学校教育、传统文化、规章制度构成了大学生诚信养成的外在机制。强化外在机制,有利于大学生的诚信养成。

    2009年08期 v.9;No.5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5 ]
  • 通过英语翻译向世界推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张晓钟;

    云南拥有丰富而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宣传翻译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对外宣传英文翻译的特点与要求,并综合运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适用于非文学翻译的一些原理,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最后具体地阐释了如何在翻译中处理少数民族文化信息。

    2009年08期 v.9;No.52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657 ]

法学研究

  • 论习惯权利与人权推定

    韦志明;张毅龙;

    从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或宗教权利来建构人权内容都缺少生活性内容和民众性主体,而习惯权利与人权在本质、内容与产生方式上存在着契合的可能性。二者契合的方式是习惯权利的人权推定。它包括立法程序中的立法直接推定与习惯法法源地位的间接推定,以及司法程序的司法解释推定与司法判例推定。习惯权利的人权推定应遵循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价值性与程序性原则。

    2009年08期 v.9;No.52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0 ]
  • 社会法基本问题探究——从私法与公法比较之视角

    何自荣;

    传统的公法体系和私法体系无法调整和规范现代社会中所有的社会关系,在此情况下兼有公法和私法特性的社会法应运而生,它以兼顾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利益为本位,以强弱鲜明对比的新型私法关系为调整对象,通过公权介入私权关系的方法来保护弱者,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对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协调中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009年08期 v.9;No.5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57 ]
  • 交叉抗药性药物创新性专利保护的两难选择

    高玉梅;胡允银;邓艺;

    立法是对社会资源和利益的第一次分配,立法者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分配社会资源和利益,引导社会资源向有利于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向流动。为了使公众在疾病谱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就必须激励药物生产者不断研发创新,而为了激励药物创新就必须加强创新药物的专利保护,但是,有些受到专利保护的创新药物如抗菌药等,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现在或未来某种新药产生交叉抗药性,从而使其失去药效,这显然对那些新药研发企业是不公平的,对社会总福利也是不利的。这是一个两难选择,走出这个困境,需要重新审视专利立法的价值取向,并在制度上进行再设计。

    2009年08期 v.9;No.52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4 ]
  •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

    邹再进;

    区域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科学合理地选择区域创新模式则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然后以云南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开展自主创新的局限性和模仿创新的优势进行了探讨,从而指出欠发达地区宜主要采取模仿创新模式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并就欠发达地区加速模仿创新的步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9年08期 v.9;No.52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49 ]

经济管理研究

  • 新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评述

    王峥;秦林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联邦主义的分析方法出现向信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转变,这一新的理论学派是目前公共财政理论发展的前沿领域。本文评述了新财政联邦主义关于共同财政与预算软约束、财政激励与转移支付、经济冲击与政府间互保、财政制度与财政绩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2009年08期 v.9;No.5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8 ]
  • 高校财务改革下的内部会计委派制研究

    吕艳梅;

    高校内部会计委派制产生于新的经济形势和不断深化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其实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的一项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对高校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及意义、形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研究。

    2009年08期 v.9;No.5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 ]

语言文学研究

  • 中国古诗英译模糊美的传达——从《锦瑟》的英译谈起

    吴涛;

    中国古诗语言比较模糊,往往意在言外。译诗难,而模糊美的传达问题让汉诗英译尤其难。本文通过对比李商隐名诗《锦瑟》的三个英译本,分析了在汉诗英译中,如何用科学精确的英文来传达中诗的模糊美,再次证明译家在汉诗英译中应把握住原诗的意境和情趣,在翻译时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并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与再创作的关系。

    2009年08期 v.9;No.52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05 ]
  • 万叶歌人大伴家持与边地“里日本”——试论8世纪日本贵族文学的边境实现

    周素琴;汤可锋;段海虹;

    边境不仅仅只有政治、经济上的意义,更有文化和审美上的意义,文学意义上的边境实现指的是实现了后一方面的意义。对于万叶歌人大伴家持而言,边地里日本的山河不仅仅是仕官地和失意地,也是他文学精神的凝聚场所和《万叶集》的最终编定地,充分肯定它们在日本文学史上的意义是本论展开的重点。

    2009年08期 v.9;No.52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8 ]
  • 试论清代言情散文“忆语”文的内容特征

    李亚峰;

    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等为代表的"忆语"文是清代文人记录私人琐屑生活的回忆性文字,然其文体应归属于小说还是散文,学界仍颇有分歧。而文体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艺术表现和内容特征。本文认为"忆语"文在内容上具有纪实性、生活化、文人性、私密性等特点,当属于回忆性言情散文。

    2009年08期 v.9;No.52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3 ]

教育·教学研究

  • 回归本体: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

    田夏彪;张琼;

    返观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误区。回归人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而"教育自身"和"人的生命"是农村教育回归本体价值取向的所指。

    2009年08期 v.9;No.52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21 ]
  • P2P网络技术与外语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罗忠民;刘剑;

    基于C/S模式的网络外语教学系统由于过分依赖于服务器,难以突破带宽与服务器性能的瓶颈,有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基于P2P技术的网络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所有在线节点的带宽与硬件资源,便捷地实现流媒体直播以及学生间、学生和教师间、教师间的在线交流和资源共享,弥补传统教学网站的不足,极大地改善了在线外语教学效果,为网络外语教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2009年08期 v.9;No.52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1 ]
  • 会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李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企业生存环境面临空前压力,市场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会计人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传统的会计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会计本科教育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如何厘定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应用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人才,是会计人才的根本出路,也是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2009年08期 v.9;No.5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08 ]
  • Internet免费专利数据库检索与利用

    张帆;

    专利文献是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上的免费专利数据库日益丰富,通过因特网检索专利信息已经成为获取专利文献的主要手段。从数据库的内容、检索界面、检索方法等方面,介绍Internet几个主要的免费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和使用方法。

    2009年08期 v.9;No.52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