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耀文;郑萌萌;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为社会各领域注入了新动能,也对国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碎微议题、价值预设、信息失实、把关转移的交织耦合,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主题悬浮、话语失衡、内容失实、管控让渡等一系列风险,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主导力削弱、渗透力消解、号召力式微、影响力降低等危机。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其形成逻辑在于资本推动与技术迭代操纵社会价值导向,数据失真与算法偏见导致意识形态偏差,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引发思潮场域博弈,主客异位与思维异化影响主体功能发挥。因而,需从坚持思想领航,规制资本发展的运行秩序;创新话语表达,提高议题设置的能力水平;完善治理体系,重塑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权威;优化技术应用,实现双重理性的平衡统一等四个方面有效规避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传播风险,持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安全。
2025年03期 v.25;No.149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41 ] - 赵岩;王夏雷;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算力已然跃升为新型战略生产要素,正以多方位、深层次的方式赋能新质生产力,不断为其注入强大动力。立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现实背景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深入阐释算力作为数字生产力核心支撑的技术-经济逻辑,即以“数据-算法-算力”三元协同架构为依托,激发经济发展动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构成新质生产力生成系统的关键驱动力量。通过分析算力与新质生产力的互动机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动态耦合关系:在技术赋能维度,算力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底层支撑,新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生产力迭代筑牢基础;在需求牵引维度,新质生产力发展倒逼算力生态体系持续完善,驱动算力技术创新。基于此,为充分释放算力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需坚持自主创新,加快自主算力资源和供给能力建设;践行人才引领发展理念,加强算力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秉持科技向善,提升算力应用伦理治理能力,以促进生产力向更高阶形态演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底座。
2025年03期 v.25;No.149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4 ] - 李浩;杨亚雄;
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依托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新型文化劳动力、新型文化劳动对象、新型文化劳动工具及新型文化基础设施为载体,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的过程中既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文化新质生产力通过人才资本升级激活主体动能、内容范式跃迁拓展价值空间、工具革命提升生产效率、基建重构优化生态系统,构成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矩阵。具体来说:其通过数字公民性培育实现主体赋能,构建“技术素养—文化自觉—公共理性”的闭环体系;借助价值嵌入型算法完善技术治理,在技术架构、制度设计、社会协同三环节植入文化伦理规则;依托虚实融合空间拓展文化场域,构建兼具技术赋能效应与文化自觉意识的新型空间生态;创新数字生产关系释放制度红利,形成适应数字文明的新型制度架构四重实践进路,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2025年03期 v.25;No.149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6 ] - 党念祖;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界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生成原因、实践路径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既有研究以共产党执政规律、辩证统一等视角,系统回答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什么”;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角度深入剖析“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围绕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等维度科学规划“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既有研究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研究格局从单一维度向系统集成转变;方法论意识显著增强,展现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创新活力;问题导向更加鲜明,将理论阐释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在研究层面仍存在突破本质阐释不足、学科交叉薄弱、方法创新滞后等局限。未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研究应从理论逻辑贯通、多学科协同、方法范式革新、实践痛点攻关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2025年03期 v.25;No.149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3 ]